
【說古道今】
這個故事是從公元前688年開始的:“楚文王伐申。過鄧。鄧祁侯曰:‘吾甥也。’止而享之。騅甥、聃甥、養(yǎng)甥請殺楚子。鄧侯弗許。三甥曰:‘亡鄧國者,必此人也。若不早圖,后君噬齊。其及圖之乎!圖之,此為時矣。’鄧侯曰:‘人將不食吾余。’對曰:‘若不從三臣,抑社稷實不血食,而君焉取余?’弗從。還年,楚子伐鄧。十六年,楚復伐鄧,滅之。”(《左傳·莊公六年》)
當時,楚文王攻打申國,要從鄧國經(jīng)過。楚文王是鄧國國君鄧祁侯的外甥,鄧祁侯就把他留下來設宴招待。鄧祁侯有三個大臣也是他的外甥,叫騅甥、聃甥、養(yǎng)甥,看出楚文王不懷好意,就請求鄧祁侯殺掉楚文王。鄧祁侯不同意。三個外甥說:“將來滅亡鄧國的,必定是這個人。如果不殺他,后悔就來不及了。要及時殺掉他。如果要殺他,現(xiàn)在正是時候。”鄧祁侯說:“要是把他殺掉,人們就會唾棄我。”三個外甥說:“如果您不聽我們的話,國家都滅亡了,您還在乎被人唾棄嗎?”最終,鄧祁侯也沒有聽三個外甥的話。楚文王攻打申國返回時,就攻打了鄧國;十年后,楚文王再次攻打鄧國,鄧國就滅亡了。公元前678年,這個故事就這樣結(jié)束了。
楊伯峻認為,“噬齊”是當時的俗語。齊,通“臍”,即肚臍。“噬齊”即用嘴去咬自己的肚臍,意謂夠不著,咬不到。后世則以“噬臍”或“噬臍莫及”為典,比喻再后悔也來不及了。葉夢得詩《懷西山》:“平生幾濡首,末路多噬臍。”
世上沒有后悔藥。顏真卿詩《勸學》:“黑發(fā)不知勤學早,白首方悔讀書遲。”納蘭性德《山花子》詞:“人到情多情轉(zhuǎn)薄,而今真?zhèn)€悔多情。又到斷腸回首處,淚偷零。”王昌齡詩《閨怨》:“忽見陌頭楊柳色,悔教夫婿覓封侯。”字字悔,句句恨,但已于事無補。
當一個人說“悔不當初”時,他可能已經(jīng)失去了機會。當初自以為是,小錯鑄成大錯了,捶胸頓足又有什么意義呢;當初不當回事,小事壘成大事了,痛哭流涕還有什么作用呢?
?。ㄉ兄?/p>
【草木清芬】


名稱:短毛獨活
分布:蘭州、隴南、天水、甘南、臨夏、定西、平?jīng)?、武威、張?/p>
簡介:短毛獨活,多年生草本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??捎糜诨ň场⒘质a、水岸等綠化。根藥用,具有祛風除濕、散寒止痛等功效。
?。ㄖ参镔Y料由西北師范大學白增福、陳學林提供)
- 2025-09-04青云自致 | 靠誰,都不如靠不懈努力的自己
- 2025-09-01九年之蓄 | 吃飯問題,要從長計議
- 2025-09-01《〈國有企業(yè)管理人員處分條例〉學習導讀》
- 2025-08-28刻舟求劍 | 時代變了,我們的覺悟跟上來了嗎






